祭拜祖先(拜公媽)的常見問題

祭拜祖先(拜公媽)的常見問題

文章目錄

前言除夕小故事:祖先竟然吃不習慣泰式料理祭拜祖先(拜公媽)的常見問題祭拜祖先(拜公媽)的節日?哪些日子需要拜祖先?祭拜祖先(拜公媽)的時間?幾點開始到幾點合適?祭拜祖先(拜公媽)的菜色?一共需要準備幾道菜?祭拜祖先(拜公媽)的水果?哪些水果不宜擺上桌?祭拜祖先(拜公媽)的簡易菜單推薦菜單建議調整菜色參考心得分享

前言

相信有許多新手媳婦都和涵姐一樣,為了配合家中長輩的傳統習俗而肩負起一些原本不需要負責的工作。比如拜祖先(拜公媽)這件事,在涵姐公公和婆婆的記憶中,孝敬祖先的菜餚必須要由子孫後代親自烹煮。

想當然耳,張羅菜色這件事便落在了涵姐的身上。即便不想煮也必須要煮,為了家庭的和睦,涵姐可謂是身不由己吶!

起初,涵姐和小姑曾經提議與協商過,看能不能夠去外面的餐廳訂菜,但沒想到後來卻出了大事,讓涵姐不敢再鐵齒,決心要好好來研究拜祖先的菜單、禁忌與規矩。

那麼,拜祖先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一起來跟涵姐了解一下吧!

除夕小故事:祖先竟然吃不習慣泰式料理

涵姐的公公和婆婆並不是古板固執的人,雖然在許多事情上會遵循傳統習俗以及民間信仰,但也並不是不能溝通或協商。

在涵姐嫁進夫家之後,曾經也是有過不用親自煮拜拜菜的經驗,但後續發生的事情卻讓涵姐嚇一大跳!故事是這樣子的……

某一年的農曆除夕拜祖先時,小姑開口提議:

小姑

祖先每年都吃著一樣的菜色,不知道會不會吃膩,要不來個新菜色吧!還是我們去餐廳訂菜?

聽到小姑這麼說,涵姐想著一來可以不用辛苦地出烹煮桌菜,二來我們也可以選擇心儀的餐廳,比較不會因為口味不合而浪費,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太棒了!這樣一來就不用自己煮菜了。

涵姐

於是在大家的提議之下,涵姐一家口子訂了「瓦城」的泰式料理!原本涵姐開開心心地想著這樣一來,以後在拜祖先時終於可以不用煩惱菜單,也不用自己下廚了,卻沒想到……

在擲筊時,擲了好幾次都擲不到聖筊!

公公

婆婆

隊友

涵姐

小姑

要知道連續好幾次擲不到筊的機率可以說是非常的低,在涵姐的印象中,後來是誇張地擲了快十次都擲不到聖筊……也不知道是不是祖先吃不習慣酸辣的泰式口味,最後還是公公默默地用閩南語向祖先說:

公公

請原諒囝孫不敬,換口味害祖先吃袂慣勢,後改袂按呢了……tshiánn guân-liōng kiánn-sun put-kìng, uānn kháu-bī hāi tsóo-sian tsia̍h-bē kuàn-sì, āu-kái bē-án-ne–ah.

更神奇地是,就在公公誠摯地向祖先道歉後,再次擲筊竟然馬上就是聖筊了!

涵姐並不是特別迷信的人,但這樣的巧合畢竟無法讓長輩信服可以改向餐廳訂菜,所以涵姐還是不得不繼續依循傳統地準備祭拜祖先的料理。

祭拜祖先(拜公媽)的常見問題

慎終追遠是華人的傳統美德,因此每逢佳節祭祀祖先可以說是台灣民眾都不陌生的傳統習俗;然而雖然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的習俗,但也是有許多「眉角」要注意,不然一不小心就會犯了什麼禁忌而不自知。

別擔心!涵姐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讓新手媳婦們也能快速上手,把祖先祀奉的好好好!

祭拜祖先(拜公媽)的節日?哪些日子需要拜祖先?

在台灣的習俗中,大多數的民眾會在以下的日子祭拜祖先:

除夕夜: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家族成員會準備豐盛的年夜飯,並祭拜祖先。

元宵節:農曆的正月十五,又稱作「上元節」,是農曆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有些家庭會在這一天祭拜祖先,祈求新年的平安和健康。

清明節:通常在農曆三月,是民間習俗中最重要的祭祖節日,家族成員會一起掃墓和祭拜祖先。

端午節: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夏季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這一天除了要拜祖先之外,還要祭祀地基主,供品通常需要準備粽子。

中元節:農曆的七月十五,這時會準備豐盛的祭品來祭拜祖先和普度孤魂。

中秋節:農曆的八月十五,作為團圓的節日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

重陽節:農曆的九月初九,又稱作「敬老節」;有些家庭會在這一天祭拜祖先,並探訪年長的親友。

冬至:二十四節氣中之一,需要祭拜神明、祖先以及地基主。

除此之外,倘若是傳統家庭中有供俸祖先牌位的民眾,通常還會在農曆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祭拜家中祖先。

涵姐

西元 2025 年來說,拜祖先的日子有:

除夕(2025/01/28)

元宵節(2025/02/12)

清明節(2025/04/04)

端午節(2025/05/31)

中元節(2025/09/06)

中秋節(2025/10/06)

重陽節(2025/10/29)

冬至(2025/12/21)

祭拜祖先(拜公媽)的時間?幾點開始到幾點合適?

依循傳統習俗中「長幼有序」的觀念,在拜祖先(拜公媽)時需要布設菜餚後上香稟報,等待祖先享用菜餚之後,才能輪到子孫用餐,加上祭拜祖先後還需要點香燒金紙,因此傳統上會選擇在上午 09:00 開始祭拜祖先,這樣在整個拜拜流程結束約略接近中午吃飯時間。

涵姐家中的習慣,通常會是在上午 10:00 到 12:00 點之間,近幾年差不多都是在上午 11:00 點開始,拜完就剛好可以吃午餐,只有除夕當天的時間會是在下午 05:00 前。

涵姐

祭拜祖先(拜公媽)的菜色?一共需要準備幾道菜?

祭拜祖先所需要準備的菜色,有其固定的數量與種類。簡單來說,需要準備的菜色如下:

家常菜 6 道或 12 道,也就是俗稱的菜碗,每道菜需要準備一雙碗筷

白飯 1 鍋,需要附上飯匙

湯 1 鍋,需要附上湯勺

清酒或茶水 3 杯

水果、糕點與餅乾若干

這些供品象徵著家族興旺與物產豐收,不僅表達對祖先思念與敬意,更代表後輩子孫們飲水思源,讓祖先在另外一個世界也能感受到子孫的誠意和尊重,進而庇佑家庭。

涵姐

在傳統習俗中,不同的節日中還會依據時令的不同準備應景的供品,比如除夕準備年糕、元宵節準備元宵、清明節準備草仔粿、端午節準備粽子、中秋節準備月餅以及冬至準備湯圓等。

祭拜祖先(拜公媽)的水果?哪些水果不宜擺上桌?

經常會聽到長輩說祭祀神明和祖先時,要準備「三牲四果」作為供品,其中所謂的「四果」並不是指特定的四樣蔬果,而是指春、夏、秋和冬等四個季節的新鮮水果。但也不是隨隨便便的水果便可以放上桌,這其中是有一些禁忌的,且聽涵姐一一道來!

蓮霧等空心的水果不能作為供品,空心的水果有「無心」的諧音忌諱,代表子孫無心祭祀,對神明及祖先來說大大地不敬。

香蕉、李子、梨子(或鳳梨)不能同時上桌,因為習俗上這四種水果的名稱有「招你來」或「招你來旺」的諧音忌諱,在清明節和中元節有邀請好兄弟一同跟隨的意思。

葡萄、龍眼和荔枝等成串的水果不能作為供品,因為習俗上代表厄運一連串或是一個接著一個過世的意思。

番茄、芭樂和百香果等多籽的水果不能作為供品,多籽的水果隱含「多心」的意思,代表子孫祭祀時不夠虔誠。

容易犯忌諱的水果這麼多,那麼究竟應該準備哪些水果呢?簡單來說,建議可以考慮實心水果,比如:蘋果(象徵平平安安)、橘子(象徵大吉大利)、柳丁(象徵生子添丁)、柚子(象徵庇佑子孫)和柿子(象徵事事順心)等。

在拜拜時水果的種類通常會以「奇數」為宜,指的是準備時的水果種類可以是一種、三種或五種。

涵姐

祭拜祖先(拜公媽)的簡易菜單

以往涵姐每每在拜祖先(拜公媽)之前,都需要爬文找一下究竟可以準備哪些菜色,而且這些菜色還必須是家人都能接受,不致於留下太多剩菜剩飯而揮霍浪費。

推薦菜單

這幾年下來,涵姐總算是累積了一些簡易方便料理的菜餚,需要時就會依照習俗從下面的 10 道料理中,根據不同的季節來準備 6 道料理;如果是特殊節日,加上與家中長輩溝通之後,還能購買其他現成的食物。

香煎鮭魚

以鮭魚為主要食材的健康美味料理,通常會將鮭魚的外層煎至金黃酥脆,內部卻保持鮮嫩多汁。這道菜不僅口感豐富,還富含 Omega-3 脂肪酸,有助於心血管健康,除此之外香煎鮭魚還適合搭配各種配菜,成為餐桌上的美味焦點。

白斬玉米雞

以玉米雞為主要食材的傳統料理,會將整隻雞燙熟後,保持其鮮嫩的肉質和自然風味。玉米雞的肉質細嫩多汁,搭配上簡單的醬汁,更能突出其原本的鮮美,這道菜不僅健康營養,還富含蛋白質,也是一道讓人百吃不厭的經典美食!

紅燒牛肉

經典的中式料理,通常以牛腱肉為主要食材,經過慢火燉煮,使其吸收醬油、糖、八角等調味料的香氣,肉質鮮嫩入味。這道菜色澤紅亮,味道濃郁,常搭配米飯或麵條,是家庭餐桌上深受歡迎的美味佳餚,紅燒牛肉不僅滿足味蕾,還富含蛋白質,是一道營養豐富的主菜。

查看食譜

炒米粉

以細米粉為主要食材,將米粉與蔬菜、肉類、海鮮等多種配料一同翻炒,吸收醬油和調味料的美味,口感豐富。這道菜色彩繽紛,香氣撲鼻,常出現在家庭聚餐和節慶場合,炒米粉不僅美味可口,還充滿營養,是一道讓人回味無窮的佳餚。

查看食譜

滷豆干

以豆干為主要食材的傳統小吃,豆干經過滷汁的浸泡,吸收了醬油、五香粉等香料的美味,口感嫩而有嚼勁,色澤棕紅且香氣撲鼻,常作為配菜或小吃享用。滷豆干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植物性蛋白質,是一道健康又滿足的美食選擇。

查看食譜

蒜苗香腸

將香腸切片後,搭配鮮嫩的蒜苗一起炒,蒜苗的香氣與香腸的鹹香完美融合;也可以在翻炒時不加入蒜苗,而是簡單翻炒香腸,和洗淨的生蒜苗片一同食用。蒜苗香腸不僅美味可口,還充滿了營養,是一道讓人食指大動的佳餚。

清炒花椰菜

將花椰菜與大蒜、蔥段一起快速翻炒,保留其鮮脆的口感與自然風味,這道菜色澤翠綠,香氣撲鼻,適合作為主菜或配菜享用,清炒花椰菜不僅營養豐富,還充滿了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一道讓人食慾大開的美味佳餚。

白菜滷

將白菜、豆皮、木耳等食材一起滷製,吸收了醬油和香料的美味,口感豐富,這道菜色澤誘人,香氣四溢,常作為主菜或配菜享用。白菜滷不僅健康營養,還富含纖維和多種維生素,是一道令人回味無窮的佳餚。

滷蛋

將雞蛋煮熟後再放入滷汁中浸泡,當其吸收了醬油和香料的美味,外層會呈現深色,內部仍保持嫩滑;滷蛋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蛋白質,是一道製作方式簡單又能令人回味無窮的佳餚。

蒜香椒鹽蝦

將鮮蝦與大蒜、胡椒鹽一同翻炒,混合了大蒜和胡椒鹽的香氣,外殼酥脆,內裡鮮嫩多汁。

涵姐

不知道是不是涵姐煮的菜看起來賣相不佳,隊友竟然建議說可以請 ChatGPT 來幫忙想一些厲害的菜名增加食慾。像是「白菜滷」可以改叫「琥珀白菜燉盅佐干貝高湯」,沒感覺到增加食慾反而頭開始痛了,天啊……

建議調整

現代的台灣大多以小家庭為主,以涵姐家中為例就只有四大兩小共 6 人,要是每次拜祖先(拜公媽)都煮一大桌子的菜,當天肯定是吃不完,需要留到隔餐繼續吃,由於隔餐的菜不如原來美味,導致家人沒什麼胃口,最後往往吃不完而淪為廚餘……

這些菜不僅僅需要耗費時間心力烹煮,食材也必須要用白花花的鈔票採買,看著這些心血最終淪為廚餘,覺得既浪費又心疼。

若是逢年過節,煮菜拜祖先(拜公媽)這件事情省不得,涵姐認為可以和家中長輩討論做一些調整:

酌情減少菜色份量:在遵循習俗的前提下,準備 6 道家常菜(菜碗)即可,每道菜的份量減少為小份的,以當餐能吃完為主。

使用已熟加工食品:市面上有許多加工食品,在販售時已經是近熟狀態了,比如貢丸、魚丸、火鍋料等。這些食材即使沒有使用完畢,也可以再放回冷凍庫中留待下次使用。

購買市場現成配菜:傳統市場或是全聯福利中心,都會兜售已經煮好的現成配菜,買回家後只需要稍微加熱就可以上桌,像是鹽酥雞、土魠魚等。

除了上述列出來的幾點,現代社會中的女性也不一定喜歡下廚,如果家中長輩同意而且祖先不會吃不習慣的話,也可以考慮從餐廳訂菜。

涵姐家雖然依舊維持拜祖先(拜公媽)的傳統,但近幾次的菜單中也不乏有肯德基的蛋塔之類小孩愛吃的東西,這些都是跟公公和婆婆討論後,彼此取得共識後調整的結果唷!

涵姐

菜色參考

最後附上涵姐過去幾次拜祖先(拜公媽)時所準備的菜色照片,提供大家作為參考;如果大家對於如何烹煮這些菜餚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涵姐寫的食譜文章。

西元 2024 年(民國 113 年)

在 2024 年,除去每個月的農曆初一和農曆十五,涵姐家拜祖先(拜公媽)的節日有:除夕、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和冬至,而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則是提前到中秋節一起拜。

2024/01/09 除夕

2024/04/04 清明節

2024/06/10 端午節

2024/08/18 中元節

2024/09/17 中秋節與重陽節

2024/12/21 冬至

心得分享

最初開始負責張羅拜祖先(拜公媽)事宜時,涵姐總是為了要煮什麼菜而感到煩惱。

每逢要到了拜祖先(拜公媽)的前幾個日子,晚上睡前涵姐都會焦慮地開始爬文,煩惱著究竟要如何準備菜色,甚至拜拜的前一天或當天早上,還得趕去市場採買食材,心裡有很大的壓力,感覺非常地阿雜。

坦白說煮菜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每個人口味不同,忌口的食物也不一樣;加上涵姐自己並不是專業的廚師,往往只能上網搜尋食譜來學習,確實挺不容易的!

雖然在這件事情上,隊友沒有給予太多的幫忙和安慰,幸好小姑會開口提議:「要不要去餐廳訂菜?」、「不用煮這麼多吧?一些買現成的就好!」,並且詢問公婆能不能調整什麼,這些話真的讓涵姐感到非常地感動!

傳統習俗的確很繁瑣,不過想想婆婆也是這樣過來的,以前她還在上班時,還要請假回家來煮菜。但當時有人心疼她嗎?隨著時代變遷和人口減少,涵姐認為確實需要做一些調整來因應,這不僅能夠減少食物浪費,也有助於家庭的長久和諧。

希望和涵姐一樣,要準備拜祖先(拜公媽)菜色的媳婦們,也可以參考這些建議。

相关推荐

小米新品多久后不再需要抢购?深度解读小米产品销售策略
72商演汇

72商演汇

08-11 💫 7586
组词大全

组词大全

08-17 💫 6155
闪迪质保更换和数据恢复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