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友晒出一张小米空调内部铭牌的照片,引发了广泛热议。
表面上看是“小米出品”,实际上内部标注的制造商却是“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为此,不少朋友疑惑:小米空调到底是“虚有其表”的代工货,还是正在借助强大的代工体系,完成一次低调的逆袭?
一、从“贴牌争议”到“供应链打法”,我们误解小米了吗?
对小米而言,外包生产从来不是秘密。手机如此,电视如此,空调也同样适用。
在供应链管理上,小米一贯采取“品牌+研发+渠道”的轻资产模式,通过与制造能力强、生产成熟度高的代工厂合作,把硬件制造外包出去,自己主攻设计、体验和销售。
小米空调找长虹代工,其实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
长虹旗下的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长期承担小米空调的生产任务。
不仅是在“小米有品”上线,更是早在2022年就承担了联合开发任务,2023年小米第20万套空调也在长虹工厂正式下线。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贴牌”,其实是产业链协作的一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当品牌体量做大时,这种模式更容易被公众误解为“挂羊头卖狗肉”。
二、贴牌≠低端,小米空调销量暴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先看数据:2024年小米空调出货量超过680万台,同比猛增50%以上,销量跃居行业第四,仅次于美的、格力和奥克斯,甚至已经超越了老牌劲旅海信和TCL。
这是“贴牌”能做到的吗?其实,这背后有2个关键因素:
1、价格穿透力:小米一贯的定价策略在空调领域依然奏效,配置不俗、价格实惠,精准打击了中端市场。
2、智能生态联动:小米空调不是孤立产品,而是整个智能家居生态的一环——和米家App联动,和手机、门锁、传感器联动,强化用户粘性。
三、从“贴牌”走向“智造”,小米真正的野心!
有意思的是,在“贴牌争议”发酵的同时,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小米正在加速建自己的空调工厂。
据可靠消息,武汉小米智能家电工厂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年底投产。
这座被称为“小米第三智能工厂”的新基地,将聚焦空调生产,从家用到中央空调,涵盖六大核心工厂模块,计划实现“全栈自研+智能制造”的闭环。
如果说早期靠代工是“试水温”,那么今天的小米空调,正在从“轻资产打法”逐步走向“制造业下沉”,既保留灵活性,又要掌握关键环节。
对于消费者而言,“谁造的”确实是一个关注点,但在当今这个“供应链全球化+品牌本地化”的时代,制造商的名字早已不是品质与创新的全部定义。
所以,与其纠结谁造的,不如看清楚谁在定义产品力的新边界!
END
大白菜U盘启动盘是一款广受欢迎的系统维护工具,主要用于制作可启动U盘,实现快速重装系统、备份还原、分区管理等操作。
用户只需通过大白菜软件将系统镜像写入U盘,插入电脑即可进入PE系统环境,支持Win10、Win11等多个系统版本,兼容性强、操作简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