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给出音高,我们也需要关注音程发展对演奏的影响,到底是二度进行(音阶)还是三度以上进行(类似和声),如果是二度进行在切换琴弦的时候则要注意断开演奏(二十世纪前音乐风格基本这样),演奏者如果对音高进行无法判断会导致一些基本的延音或断奏判断错误。
谱例
以上面这首巴洛克时期克里格的《小步舞曲》为例,第一小节上声部前三拍Mi、Do、La构成三度行进(Mi、Do是大三度),旋律同步小调主和弦,这个时候音互相直接可以保留;第二小节下声部Re、Mi、Fa是第一小节的上声部的结构上呼应的复调,是一个二度进行(Re到Mi是大二度),这个时候音上声部的Fa要保留住,下声部三个音需要互相断开,很幸运的是他们正好分布在第四弦,所以新的音出炉,旧的自然被按灭了。但是第四小节的下声部第一拍的Do和第二拍的Re是分别在五弦和四弦上,所以在弹二拍的Re时候,Do一定要松手,不然二度共鸣产生的不和谐音程会影响音乐的正确表达。
4.五线谱可以标注指法
五线谱通过在符杆边标注阿拉伯数字告诉了演奏者,应该用哪个手指按弦,对于古典吉他来说“指法就是命”,一个音符用合理的手指按弦会影响到演奏的连贯性;六线谱已经是阿拉伯数字,重复标注数字会影响视觉效果。在没有老师教学的情况下,五线谱学习者的自学能力更强,而六线谱学习者因为缺乏指法导读需要视频辅助。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一个新的曲子,网上没有Up主示范,也没老师手把手教,如何自己弹呢?我们说的“会弹吉他”是不是包括了自己看谱,自己知道怎么弹这个要素呢?
谱例
谱例中对大多数音符左手指法都做出了提示,有利于演奏者在初始阶段掌握演奏技法,提升学习效率。
5.五线谱对装饰音的表达更清晰
五线谱是建立在科学的标注体系上的记录方法,音乐中的装饰音是重要的演奏技巧,包括了倚音、波音、回音、颤音、滑音等,五线谱通过大小比例的音符可以清晰的表达。
谱例
以上为布罗威尔的《装饰音简易练习曲NO.16》乐谱中小号音符清晰的说明了装饰音的运用轨迹。
6.五线谱能掌握演奏中的音乐性
除了节奏、时值外,乐谱中强弱对比、动态方向感、消音、延音也是作者出的重要音乐表达,五线谱可以严谨的表达出这些音乐性指示。
谱例
以上谱例通过标识对音的渐弱,渐强,消音,音色的感受,连贯性都有明确指示。
7.五线谱有利于乐器间的交流
对于要和其他乐器交流演奏的,五线谱是必备的交流工具,并且大量的教程和音乐力量深度学习、作曲理论都是需要通过五线谱作为基础的。
谱例
8.更为复杂的表达
一些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音乐,只有五线谱才能表达作曲家的本意,因为作曲家可能只会五线谱。
二、弹五线谱的局限性
六线谱的存在必定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有些老师认为弹五线谱主要是因为能知道自己弹的是什么音,我认为并不全面。事实上,对于听觉敏锐且熟练掌握吉他把位的流行演奏者来说,即使弹六线谱他也知道自己在弹什么音,而相反很多五线谱演奏者一点无法即性演奏或改编。
事实上,吉他这个乐器在20-21世纪成为最热门乐器,很大程度是源于流行音乐的普及,因为六线谱的存在让吉他繁荣,古典吉他相比其他小种乐器还算热门,很大程度也是吃了流行吉他(民谣,摇滚等)的红利,流行吉他发展也离不开六线谱这种建议的方式。
1.六线谱视觉更直观
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六线谱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多根弦的特殊调音;比如曲目大段的自然泛音;比如一些没有音乐性的基本功练习或练习曲。一些粗心的琴友五线谱精彩会搞错升降号音,弹出奇怪的音乐,六线谱辅助能有效降低这种问题。
2.乐谱记忆方式的改变
我们大多数琴友练了新的忘了旧的,或者看五线谱非常慢,人生一半时间耗费在找音上。五线谱的要视奏快,是需要大量更新曲一种能力。不知道琴友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一些曲目隔了很久去弹,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之前看五线谱弹的很熟的曲目已经忘的一干二净;看六线谱弹的只要拿起来稍微复习下就能弹。本质上是有些琴友虽然看着五线谱,但是练习中主要还是靠记忆手型,多弹了几次后就不读谱子了。提高视奏到一定能力才能有娱乐的资本。
4.对教师教学能力有一定要求
也有些老师认为古典吉他不教五线谱的是不专业的行为,我认为也不能一概而论。音乐学院的教授教学生五线谱,是因为他们专业的必须性;一些地方的名师教五线谱,是因为的学生态度相对较好,同时也是为送学生走向专业道路必备;基层很多老师收到的打酱油学生自律性不高,练习时间少,曲目数量更新率很低或者民谣指弹转古典综合教学,是很难做到看五线谱很轻松的,非要用教授的方法套用显示专业,自己又没有经验,可能适得其反。
五线谱教学难在中高把位,不仅需要配套的循序渐进的练习素材,对老师掌握教学材料和教学能力有一定要求,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继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